首页 > 小说资讯 > 万家灯火(乔灼柳铖)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万家灯火在线阅读笔趣阁

万家灯火(乔灼柳铖)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万家灯火在线阅读笔趣阁

编辑:xiaohua更新时间:2025-01-15 20:01
万家灯火免费阅读

万家灯火免费阅读

《万家灯火乔灼柳铖》这本小说写的很好,超喜欢这种风格的文笔,作品隐意很深,需仔细品读。

作者:乔灼 状态:已完结

类型:玄幻

全文阅读 小说详情

有人说他其实年轻的时候有老婆孩子,这个人浑身透着精明,有的是赚钱门道儿,可惜就可惜在好赌,且屡教不改,老婆带着女儿一气之下离开。几年过去,钱四爷住的地方还是乔灼记忆中的老样子,门口那辆生着锈的三轮车换成了崭新的缠着彩带的红色三轮,有人就靠着这样的三轮拉游客逛胡同挣些补贴。天气渐暖,四合院里的几户人家会将餐桌支到院子里吃饭,往日里跟钱四爷没少有摩擦,看他家来客,东厢房的邻居大妈送来些菜码和腊八蒜,西厢房住了对新婚小夫妻,送来些啤酒和北冰洋汽水。

精彩章节

自从家里有了双胞胎,乔灼就基本上再也没有睡过懒觉,虽然平常没有睡懒觉的习惯,自然醒跟被吵醒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又是很平常的一个周末,乔灼被孩子的哭声吵醒。秦琬宜说,经过科学计算,一个婴儿期的孩子至少配备一点五个大人,理想状态下配备两个大人。
家里请了三位阿姨,一位住家一位不住家,一位专职做饭和打扫卫生。乔煊坚决拒绝母乳喂养,出了月子就回医院工作,每天早出晚归,有时间就瘫在床上逗逗孩子,没时间就挤出时间去跟朋友聚会,回家里装作很忙的样子。
总之,乔煊这个母亲活成了大多数父亲的样子。
乔灼都不用装,她是真忙,熬过了最兵荒马乱的时候,现在跟孩子们相处也处出规律,她发现大部分时候,姐姐乔青禾小朋友还是很安静的,妹妹乔沅禾小朋友闹腾是真闹腾,小姑娘爱笑,每次闹完笑一笑,把大人心尖儿都融化。
平常吃过早餐不住家的阿姨才会到,乔灼方便的时候会帮着给小姐妹俩准备早餐,她们现在除了喝奶粉之外还能再吃些米粉糊糊,姐姐喜欢乔灼喝一口她才喝一口,妹妹喜欢自己端着喝。
跟小婴儿呆久了,乔灼发现她们身上有股奶香味儿,乔煊非说那是酸臭味儿,她为保证公平很少主动抱孩子,其实是怕孩子尿她身上。
今天好不容易开开心心抱着妹妹晃荡,没多久为同学聚会买的新衣服就被尿了,怀里葡萄眼睛的小婴儿看着亲妈惨兮兮的情状,露出无齿的笑容。重新试衣服试了好久,时间赶不上乔煊就求着乔灼去送她。
车开到半路,柳铖给乔灼打来电话,他那边好像是有人在吵架,杂乱的背景音让她听不清电话里传来的声音。随后,柳铖手中的电话被人夺了去。
“是灼灼吧,我是你秀英姨啊,你小叔子现在在我们胡同这,一群人围着要揍他,你快来,我快顶不住啦。”听筒里的声音无比嘹亮,是冯秀英。

为了迎接奥运会,二环里的老旧民房都在逐步分片儿区进行旧房改造,有些房子可以推倒重建,有些房子就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缮。
柳铖原本已经被安排进鸟巢项目组,结果带旧房改造项目的老师十分看重他,把人给要了去。
动工之前,柳铖去实地考察,大部分居民对旧房改造还是十分支持的,有些人比较失望,以为是能拆迁到时候又得钱又得房,一听什么都没有,就懒得配合工作。
柳铖跟着组里的前辈挨家挨户做调研,没想到还承担了居委会的调解工作,组里的大师姐劝道:“您想想,就您现在住的这地段,谁轻易敢拆啊,而且搬到五环边儿上,真不如在这儿住的舒服。”
街坊大娘也跟着劝:“就是说,咱街里街坊跟这儿住了一辈子,谁愿意动不动就般啊。”
“您看看,这是二环里,周围有多少古建筑、文化街区,这都是具有很高价值的历史遗产,大家这么配合我们工作,那都是历史文化的守护者,是会受到政府嘉奖的。”柳铖上来先给戴高帽,一通忽悠。
“政府有啥嘉奖?”街坊大娘给柳铖使眼色,意思是他再说些好话这事儿就差不多该成了。
“我先替政府谢谢您,我自费给您送锦旗成不成,还有果篮儿。”
大太阳晒着,又临近中午吃饭,两拨人僵持不下许久,组里的师哥已经有些不耐烦,小声嘀咕:“说来说去不就是盼着拆迁款、拆迁房嘛,又不是按闹分配。”
本来坐在轮椅上的大爷一听这话火气蹭蹭往头顶窜,支起身子直接往地上躺:“对,就是闹了,什么都没安排呢,就让我们牺牲,那我这把老骨头不如就地掩埋!”
“有的,政府肯定有安排,我们不是政府的人不太清楚,这活儿能派到我们设计院,肯定是有安排的。”
大爷躺地上,这事儿就大了,街坊四邻闻声赶来,乌泱泱一群人挤在狭窄的胡同里,柳铖的话根本没人听见。有人还在围着围裙摘菜,手里揣着白菜叶子就出来,有人和面还没来得及洗手,现场瞬间陷入叽叽喳喳的混战。
赶到现场的时候,乔灼远远就看到鹤立鸡群的柳铖,他正被大妈大爷们挤在中间,瑟瑟发抖,一片白菜叶子“咻咻”正中头顶,黑色外套上留下了醒目的面粉印子。
“行啦,有完没完!”冯秀英一声怒吼,振臂一挥,大爷跌倒在地,场面瞬间安静下来。她喘着粗气点着周围的人,“一个个的看看自己成何体统,跟老流氓似的,大家有什么诉求跟居委会的同志汇报,跟几个小年轻过不去,人管得着嘛。”
“确实啊,人管得着嘛,但总有管得着的吧。”人群外幽幽传来熟悉的京腔,钱四爷也看到了乔灼,摇摇头:“啧,真是哪都有你。”
钱四爷径直走到柳铖他们面前:“您几位不是管设计的吗,来,我带你们看看要面对的情况有多难、多复杂。”在这条胡同,钱四爷和冯秀英可以说是各占半壁江山,在老街坊中也算有些声望,这二位都发话,大家也就都散了。
四周安静下来,柳铖肚子里发出的鸣叫声格外突出。冯秀英张罗着大家去她家里吃炸酱面,钱四爷说赶巧儿他家做的也是炸酱面,这两人不对付,都不想去对方家里吃饭,商量之下,小分队兵分两路,师姐师哥们去冯秀英家,乔灼柳铖去钱四爷家,等吃完午饭在胡同口集合。
钱四爷还住在当年那个四合院,他这辈子攒的钱早就够在外面买房,他又是做中介出身的,大概知道什么时候买什么样的地段最划算,已经在三环置办了间两居室,早就装修好,就是不住进去。
有人说他其实年轻的时候有老婆孩子,这个人浑身透着精明,有的是赚钱门道儿,可惜就可惜在好赌,且屡教不改,老婆带着女儿一气之下离开。
几年过去,钱四爷住的地方还是乔灼记忆中的老样子,门口那辆生着锈的三轮车换成了崭新的缠着彩带的红色三轮,有人就靠着这样的三轮拉游客逛胡同挣些补贴。
天气渐暖,四合院里的几户人家会将餐桌支到院子里吃饭,往日里跟钱四爷没少有摩擦,看他家来客,东厢房的邻居大妈送来些菜码和腊八蒜,西厢房住了对新婚小夫妻,送来些啤酒和北冰洋汽水。
钱四爷切盘自己卤的牛肉,虽然只是简单一碗炸酱面,七七八八铺开也摆满了一桌子。
“别的不说,你就瞅瞅,我们这个院子,还能怎么改?”钱四爷端着啤酒敬柳铖,“我知道你们都是文化人,但你跟我们这些老家伙说什么文化遗产什么的,谁也听不懂,你不如跟大家伙儿说说,改完之后有多方便。”
吃过饭,乔灼和柳铖简单看了下院子里的情况,这种老式四合院的布局,最大的就是院子,面积大点的房间也就三四十平,面积小点的,可能就十几二十平,就这么点儿地,最多住了五口人。
人均面积太小,年轻力壮点儿的,晚上都要打地铺。家里没有储物空间,什么都往院子里堆,厨房迈不开脚,就在院子里搭临时厨房,无形中造成很多安全隐患。独立卫浴更是没有的,只能大清早去公共卫生间倒尿盆子。
柳铖在院子里迎风吃炸酱面,吃完就不住打嗝儿。越看周围情况越心塞,还没开工他就有点儿想逃。后脑勺儿突然吃痛,皮球从天而降,柳铖转头就看见一小孩儿冲自己笑,被他这一砸到是不打嗝儿了。
小孩儿是邻居家的小孙子,明年就要上小学,按学区分住这里能上重点小学,那户人家哪怕能分新房也不想往外搬。现在最发愁的就是五口人实在是住不下。
眼前的情况,乔灼看出了新的机会,现在很明显不只是简单的旧房翻新,而是怎么给居民更便利的居住条件,以此来体现人文关怀。她向钱四爷打听:“进胡同的时候我看到胡同口旁边还有那种灰色的老式居民楼房,那块儿也在这批的改造计划中吗?”
吐了口嘴里的茶叶沫子,钱四爷上下打量乔灼,听懂她的言外之意:“乔老板这是又看到啥新商机,有什么买卖可别忘了我呀。”
乔灼没想打哑谜:“能有啥商机,这块改造任务有多艰巨您不会拎不清,我就算想接下这边的项目,那肯定也是赔本赚吆喝。”
胡同里的房大多建国之前就有了,已经经过好几轮修葺,一方面住在这里的人祖祖辈辈都习惯,一方面很多房子产权不明晰,想卖也没办法卖,只能继续住下去。
乔灼说的那几栋灰色小楼,是建国后大概五十年代建的,距今房龄已经超过五十年,却基本没怎么大规模修整过,这些房子产权是明晰的,很多老住户已经搬走,房子空置着,来这买房的人,要么是看中周围的重点学区,要么是等着房子拆迁后升值,因此房子大多都空置着。
如果万家能争取到将这些房子集中翻修,那装修好的新房在租房市场上就十分有优势,毕竟在北京,地段决定了价格。乔灼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显示全部
不想错过《玄幻》更新?安装彩霞文学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
全文阅读
终身免费

精品推荐

最新小说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