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家小说完结篇(王晓晓)(幸福人家)全书无套路阅读无广告小说大结局
编辑:xiaohua更新时间:2025-04-16 12:32

幸福人家
《幸福人家》是王晓晓写的一本都市小说,故事很有深意,值得一看。
作者:王晓晓 状态:已完结
类型:都市
一群人在山底集合。这是个四面环山的地方,山底相对较平坦,每块地面积都不大,高低不平的零散分布,房子就在山腰的下半部。房子的墙面远看都是青灰色,屋顶也是青灰色的瓦片,走近了才看清楚墙面是板皮和石灰,石灰几乎成了灰黑色。西面山腰下部就是这样一排房子,大约四间,父亲有些激动,指着房子说:“这就是我们家的老房子,现在是别人在住了,房顶都在冒烟,是在做饭呢。”大姑说:“是一个王家的人在住,那时候我们全家人都离开了,房子就空了,没人管没人住,时间久了,人家就接过来修整了一下,就住到现在。如果咱们想要回来,可以去村上找
精彩章节
母亲的脸色非常不好看,但还是把两元钱给了大姑,王晓晓给了四元钱。
车开了两个小时,到了一个镇上,人很多,卖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以往,王晓爱哦最喜欢这种集市,但现在她实在没有心情。
大姑说:“在这吃饭吧。”
王晓晓看着怀里睡着的孩子摇了摇手说:“不饿,不吃。”
从昨天晚上,王晓晓几乎没吃什么东西,肚子早就提意见了,可却没有一点胃口。
如果不是父亲要去祭祖,王晓晓可能已经带着父母离开大姑家了。
父亲说:“现在不着急吃饭,等把事情办完回来再吃。”
车子继续往山里开,都是大姑在指挥路线。
终于到了一个大山拐弯的地方,大姑说:“停车,下面只有走路,没法开车了。”
山脚下看见几缕炊烟,知道那里住着人,也能看到一些绿油油的庄稼。昨晚上下了雨,山坡湿滑,而仅有的一条细细的山路也是踩下去就满脚泥。
父亲看到山底的房子,兴奋地喊:“四妹,那是我家,我们家的老房子还在。”
父亲几乎是小跑着下山,无奈山路难走,满脚的泥巴,走不了三步,泥巴就重的让人抬不起腿。
王晓晓把琪琪和芸芸交给毛毛,让毛毛在车上等着。
琪琪不愿意,非要下山。
没办法,只好小惠背一个,三表弟背一个。
三表弟的脚臭,走到跟前就是一股浓厚的脚臭,芸芸不愿意让三表弟背,一个劲地喊臭。王晓晓只好自己背着,本来她是准备搀扶着父亲的。从到了涪陵,王晓晓就在后悔不该带着两个活神仙来,昨天在大姑家闹得吃不上饭,今天下山又要人背,心情越来越不好。
小惠看出来晓晓的糟糕心情,一把接过来芸芸,前面抱一个,后面背一个。
真不愧是军人出生,小惠第一个达到山脚下,一个不大的开阔地,他放下两个孩子,叮嘱两个孩子不能乱跑,只能在这等着爸爸妈妈。
小惠转身又上山,王晓晓的父亲也快下到山底,站在那里喘气,看着小惠说:“这个娃娃还是厉害,背一个抱一个都下来了,年轻真好啊。”
毛毛搀着小婶,晓晓搀着母亲也下到半山腰。
晓晓看小惠上山,对他喊:“你赶紧下去看孩子,上来干啥?”
小惠本来是想上来帮忙,看了看似乎自己也帮不了啥,又转身回去,到了两个孩子身边。
大姑和大姑父已经到达山底,三表弟和司机也到了。三表弟还对小惠说:“二姐夫,你咋个跑那么快,背一个抱一个,军人就是厉害。”
王晓晓说三表弟:“你不是也当了两年兵吗?”
“我那两年早就还回去了,现在不如那时候了。”
一群人在山底集合。
这是个四面环山的地方,山底相对较平坦,每块地面积都不大,高低不平的零散分布,房子就在山腰的下半部。房子的墙面远看都是青灰色,屋顶也是青灰色的瓦片,走近了才看清楚墙面是板皮和石灰,石灰几乎成了灰黑色。
西面山腰下部就是这样一排房子,大约四间,父亲有些激动,指着房子说:“这就是我们家的老房子,现在是别人在住了,房顶都在冒烟,是在做饭呢。”
大姑说:“是一个王家的人在住,那时候我们全家人都离开了,房子就空了,没人管没人住,时间久了,人家就接过来修整了一下,就住到现在。如果咱们想要回来,可以去村上找村长。”
“那时候都以为我们这支人都死光了。唉,我们家那时候好惨哦。”父亲说着眼泪就跟着流下来。
大姑一看父亲哭,她也跟着哭。
母亲赶紧打岔:“春兰,别哭了,先去找找你家的爸爸妈妈的坟。”
大姑赶紧擦了眼泪,在前面带路。
大姑说:“我爸妈死的好可怜哦,我妈妈走之前喊着想喝一口稀饭,我出去借米,一粒都没借到,等我回来,妈妈咽气了,家里啥都没有,只好把门板拆下来让妈妈躺着,这里的王家亲戚都躲着,不让我们进屋,不给我们一口水喝,幺妹饿的直哭。嫂子,你不知道,那时候我们家有多惨。我爸爸妈妈两个棺木都没有,就裹着床上的破席子进土了。”
大姑说着哭着走着。往山里面走了一段,又开始上山,又是泥巴路,山上有松树,比刚才那面山好走些。
上了三分之一的高度,大姑指着一个山洼说:“哥哥,那就是爸爸的坟,坟上前几年长了一颗碗口粗的树,这里的人给砍掉了,你看旁边还有一眼山泉水。”
王晓晓爷爷奶奶的坟没有墓碑没有土堆,如果不是大姑说,谁也不会把这个山洼当坟堆的。
可就在这山洼还有三四平米的一块平地,父亲把一大家子人都集中在这里,把带来的纸钱香火和贡品在这摆好,边烧纸边说:“爸爸妈妈,我是王春生,你们的大儿子,我和你们的儿媳妇米召珍还有我们的女儿女婿外孙女,还有春旭的媳妇张彩玉和女儿毛毛来看你们了。我们都在新疆,幺妹也和我们在一起,我们都过的挺好的,春旭应该早就和你们在一起了。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吧,我们一大家子人现在都很好。”
父亲说不下去,失声痛哭,离开家乡几十年,这是第一次到父母的坟前。
离开时少年,归来时须发皆白。
大姑应该是来过几趟,大姑父说,他刚和大姑结婚的时候,大姑第一件事就是回来找自己父母的坟。
等父亲的心情平复下来,大家沿着小路从西面山绕过来。
父亲的老屋门是开着的,门前还有几只鸡在跑着,两个条凳在门口,一副石磨在门前,石墨上一个簸箕,簸箕里还有一些玉米粒,生活气息很浓厚。
父亲绕着房子前后看了一圈,屋子里的人估计是发现了屋外的一群人,从个里面走出来,看见陌生人有点腼腆地站在门口。
父亲问:“你是王家哪支的?”
对方是一个看上去六七十的老头,牙齿都掉光了,带着一个破军帽,瘦小挨个,不足一米六,身上的中山装已经看不出颜色,上面的口袋拆掉了,印记还在,下面的口袋一个已经开线了,掉掉甩甩的,衣服盖过了屁股,裤子腿挽了好几圈,在小腿部逛荡,细细的脚腕是黑色的,不知道是常年晒的还是脏的,脚上的一双绿色解放鞋,看上去还算新,但鞋大脚小,脚后跟和鞋子明显有一个很宽的空隙。
对方报上了自己的姓名,父亲说,这个王姓人家还没有出五服,算是比较亲的。
父亲报上自己的小名字,对方一下哭了,拉着父亲的手说:“想不到你们都还在呀。”
父亲说,我们都还在,这都是我们的家人。
一个小孩子从门边溜出来,怯生生地看着门前的一群人。
寒暄之后,父亲从口袋抓出一把糖,给那个小孩子。
小孩子高兴了,喊了一嗓子,周边立刻飞奔过来四五个孩子,围在这个孩子身边,伸手要糖。
琪琪和芸芸把自己小背包里的零食全部拿出来分给了那几个孩子。
回来的路上,父亲在一个路边停下来,路下面一个坟,还有一块白色的石碑。父亲走过去,看了许久说:“这是我家的奶奶,虽然是填房过来的,也没有生孩子,但对我们都非常好,那时候家里还没有败落,也还算有钱,所以她的坟就埋在我爷爷的旁边,那边是我的大奶奶。”
王晓晓一行人下到路下面,才看清楚,一个还算比较像样的坟,周围全部用鹅卵石围起来的,坟前一块平地铺着整齐的鹅卵石,供后人祭祀用。
从山底爬上来,比下去还快。
父亲的老家就在这个大山沟沟里。父亲说,他小时候每到赶集天就背一大背篓的柴火到街上去卖,再买了盐拿回家,剩下的钱也都交给奶奶。
父亲的回忆被打开,一路上,他都在诉说着过去。
车到了街上,在一家牛肉面馆前停下来。
面馆总共两张桌子,老板没见到过一下子进来这么多客人,有点兴奋也有点慌张。
母亲说每人吃碗肉丝面就行,老板说,没有肉了,要去街上买。可这个时候街上也都没有人了。
“那就吃牛肉面吧,人家反观就是牛肉面,妈妈要吃肉丝面不是难为人家吗.”王晓晓笑着说。
“不好意思,牛肉面也没了。”老板面露难色。
“那就馄饨吧。”小惠说。
“没有。”晓晓和老板一起说。
小惠看着晓晓,晓晓说:“肉丝面都做不了,还能做馄饨,也只有你能想得出来。”
小惠恍然大悟点点头,笑了笑。
“你这里现在还有啥吃的?”王晓晓无奈地问。
“袍汤,还有十几碗。老板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袍汤就是杂碎汤,动物内脏煮的汤。
王晓晓听完差点呕吐,这些东西是她最讨厌的。
“妈,你们吃吧,我不吃了,我们出去转转。”王晓晓站起来,牵着琪琪的手就往外走。
小惠不知道这个袍汤是啥,还奇怪晓晓怎么那么大的反应。
晓晓对芸芸招招手,小家伙从小惠怀里溜下来,跑到晓晓跟前,眼巴巴的看着晓晓说:“妈妈,我饿。”
能不饿吗?早上吃几口面包,喝点酸奶,昨晚上也是吃了几块饼干,零食怎么能当饭,好不容易的一袋方便面还被英英哭闹着吃掉了。
这条街比大姑家门口的那条街大许多,早上过来的时候还有摆摊的人,现在街上已经没啥人了。
街道两边有两家商店,王晓晓带着琪琪和芸芸进去了。
这商店像极了小时候王晓晓母亲开的商店,啥都有,针线布头,鞋子袜子,竟然还有饼干面包和饮料。
还有康师傅方便面,真是太难得了。只有袋装,没有桶装。
王晓晓买了十袋,饼干面包看上去都还比较新鲜,晓晓买了些。榨菜是这里的特产,自然是各种各样,还有卤鸡蛋和火腿肠,王晓晓顾不上许多,一口气买了一大堆,好像很多天很多人都没吃饭的样子。
老板很热心,看出晓晓不是本地人,操着别扭的普通话和晓晓聊天。
“你不是本地人,从北京来的吧,听你说话,像广播里的播音员。我们这里偏僻,买这些东西的都是有钱的人和外地人,我们也不敢进货多,怕卖不掉。”
的确,王晓晓买走人家十袋方便面,就把货架上的拿走了一半,老板没有多余的货上架了。
晓晓看还有碗,直接买了两个,问老板:“可不可以给我点开水,我想把碗洗洗,泡点面吃,我们娘仨从昨天就没吃过一顿正经饭。”
老板赶净提了两暖壶开始过来,放在门口的桌子上:“尽管用,后面随时可以烧,我给你拿三双筷子。”
“老板,再给十根火腿肠。”王晓晓终于发现了一个好地方,脸上有了点笑容。
开水烫碗,洗碗,然后泡面,方便面的香味飘了出来。
琪琪指着前面说:“爸爸,爸爸过来了。”
王晓晓抬头果然是小惠朝他们这边走过来。
小惠走到晓晓跟前,抱起琪琪,坐到条凳上撇了下嘴说:“那个袍汤简直没法吃,快熏死人了,你出来也不拉上我,自私。”
王晓晓笑了:“你不尝尝怎么知道,什么是袍汤,那个袍汤还是我大姑他们那里招待客人的。”
“妈呀,简直无法下咽。”
“就知道你会出来,这不都给你也泡上了,你和琪琪一碗,我和芸芸一碗。”
“你也有点太厉害了吧,这都提前准备好了。”
“是运气好,老板这里都有。”
“不行,你得给我再泡一碗,多加两根火腿,加一个卤蛋。我都快饿死了。”
“昨晚上你没吃饭?”
“你大姑家的腊肉炖粉条,你没吃,咸死了,估计盐不要钱。”
琪琪和芸芸像两个小警卫员,看着那家牛肉面馆的方向。
王晓晓这边和小惠聊得正开心,毛毛也走出了饭馆,出门就开始呕吐,然后站在原地,看了看四周,发现晓晓她们,直接走了过来。
王晓晓又问老板买了一个碗:“这有一个要吃方便面的马上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