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传成为太子妃后我躺赢了续集(成为太子妃后我躺赢了)终章阅读极简(成为太子妃后我躺赢了)
编辑:admin更新时间:2025-03-13 18:32

成为太子妃后我躺赢了全文txt
小说成为太子妃后我躺赢了小说全文免费内容细致饱满,主角是布尔和胤礽,情节引人入胜,非常值得一看哦
作者:布尔和 状态:已完结
类型:玄幻
今日这样一看,五公主是一点也没有将自己放在心上呢,但凡五公主讲道理一些就清楚今日之错可不在布尔和身上,而是主动找茬的德妃。可是看刚刚五公主毫不犹豫转头就走,追着德妃而去的背影,就清楚德妃被太皇太后训斥这事,她是怪在布尔和身上了。布尔和想了想也就丢开了,反正也就才认识相处不到一个月,不做朋友那就不做吧,对方是公主,迟早会嫁出去的,自己与她相处也没有几年光景了,何必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伤心的。
精彩章节
这一次请安,布尔和在毓庆宫将吴嬷嬷交上来的毓庆宫宫务给整理了一番,搞清楚中间所有的关联,并将事情分门别类,按照计划规划好,按照需求交到对应的分领导手中后,总共用时五天,才再一次踏入慈宁宫的大门。
一进入慈宁宫正厅就看到厅里没有太后的身影,却是多了一道陌生的德妃的身影,且德妃还正在太皇太后面前小声的啜泣。
布尔和微微一怔,立在那里不知是该进还是该出,实在是遇见这种情况,她没有经验啊!
太皇太后见到布尔和却是心中一喜,连忙招手让她上前,布尔和见到太皇太后招手,只能缓步上前给太皇太后请安:“重孙媳给乌库玛嬷请安,乌库玛嬷万福金安。”接着又对着德妃行了个平礼:“德妃娘娘吉祥。”
德妃见状赶紧将眼中的泪珠擦拭干净,起身回了平礼:“太子妃也安。”
太皇太后叫起后,对着德妃说:“好了,德妃,你说的事情哀家清楚,只是这事是前朝政事后宫不得干政,再说这事情也是皇帝决定,老四自己答应的,这让哀家如何帮你向皇帝说理去?”
德妃也清楚这事已成定局,就是太皇太后也没办法改变,只是到底还是气愤太子提出的让四阿哥去治理黄河,又恼怒胤禛为人正直,不会圆滑做人,以致于得罪了不少人,让自己这几天在宫中的日子也跟着不好过。
太皇太后都出言制止了,德妃也不好再说什么,不过原本准备退下的心思,却是在见到布尔和之后又不准备走了。
她坐在一旁也不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布尔和与太皇太后之间互相关心问候,脸上带着微笑也不清楚在想些什么。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宫人们给皇太后和五公主请安的声音,接着不过一会儿,皇太后带着五公主就出现在几人的面前。
又是一番行礼问安过后,众人依次坐下,布尔和拉着五公主坐一块,两人约着准备待会一起做荷包,如今正小声讨论着自己想要的花样。
就在这时,只听堂里德妃突然说道:“太子如今也已经十八了,太子妃也嫁进来了,想来毓庆宫应该很快就可以听见婴孩的哭声了,嫔妾还要在这里先恭喜太皇太后,应该很快就能得到毓庆宫出生的几个玄孙了。”
这话一出,布尔和还没有什么反应,五公主却是红了脸,这可不是听见生孩子话题羞得,更多的是对于自家额娘不分场合说这话气愤的。
她也知道最近因为四哥的事情,宫里的几个妃位娘娘嘲讽了额娘几句,可是这事错不在四哥啊,和太子也没有多大干系,额娘怎么能将这事情赖在毓庆宫头上呢?
还在太子妃刚刚嫁进来不到一个月就在这慈宁宫说出这句话。别人不清楚,她一个养在太后膝下的公主可是明白,太子就是太皇太后的心头宝,阖宫里这么多孙子孙女,真要算起来就是加在一起,分量估计也不如太子一个。
额娘今日因为这事来找太皇太后哭诉就已经是下策了,现在又说这样的话,到时候既惹了太皇太后生气,皇阿玛那里也会因此对额娘有意见的。
五公主这边急的想热锅上的蚂蚁,不知该怎样让德妃的话收回去,这边布尔和却是诧异的看向德妃。
她虽然知晓这位打理后宫四妃之一的德妃,也清楚对方是皇阿玛的宠妃,可是自己与她这一次也就是第二次见面,何来这样大的矛盾,对方就差直接指着自己的鼻子说自己善妒,不让毓庆宫其他女人生孩子了。
太皇太后听完德妃的话也是心中不痛快,不过因为她知晓这事怪不了布尔和,实际原因在太子身上。只是太皇太后这会儿功夫也想知道布尔和是怎么想的,她也想着独宠,不让毓庆宫的女人近太子身边?
于是,太皇太后转而对着布尔和问道:“太子妃怎么说?”
布尔和也不是傻蛋,听得出太皇太后话中的试探与德妃问题中的陷阱,只是她这会对胤礽的感情也就比朋友多那么一点点,现在将胤礽当做另一个哥哥,至于所谓的男女之情,抱歉,还真没有。
所以对于太皇太后抛出的问题,布尔和也没有觉得难答,直接就将胤礽前几天的话抛了出来:“回乌库玛嬷,我们爷前几天说了,他对毓庆宫后罩院的那些女人都很讨厌,所以嘱咐妾身要加压看管,不让近身。至于德娘娘所说的婴孩的哭声,那就还得麻烦乌库玛嬷帮我们爷再多挑几个送到毓庆宫了。”
布尔和一点也没有退缩直接硬刚,德妃身上散发出来的恶意,她早就感受到了,这会人家来着者不善,还想着让布尔和求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个世界有很多东西可以吃,但是绝对不能吃亏,那些所谓的吃亏是福的理论,布尔和只能在心中祝愿对方福如东海了。
太皇太后对布尔和的答案很是满意,原本消失的笑意又回到了脸上,只是对着德妃却是全都收敛了起来:“德妃,认清你自己的身份,太子的后院可不是你一个妃子能够插手了,这里一切还有哀家呢,再不济还有皇上会管的。这一次的事情,看在胤禛和五儿的面子上,哀家就不追究了,再有下一次,哀家定会严惩。好了,你退下吧!”
德妃也在问完那句话后就反应了过来,今日自己太过于急躁了,失去了往日里的小心翼翼,听到太皇太后的训话,更是不敢有一点反驳,见到太皇太后赶自己出慈宁宫,也不敢耽搁,深怕太皇太后见自己动作慢了,会更加生气,到时候皇上知道了,那自己和胤禵未来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德妃连忙起身行礼告退,五公主见状也紧跟着起身告辞追着德妃一起离开了。
布尔和见状哪怕知晓德妃是五公主的亲额娘,也对五公主毫不犹豫就走,一点都没有感觉到对自己的歉意而感到心寒。
自己自从入宫以来,因为五公主养在太后膝下,又加上觉得她性格温婉,所以有时间就去慈仁宫找她聊天,两人还时常在一起做女红,说些悄悄话。
今日这样一看,五公主是一点也没有将自己放在心上呢,但凡五公主讲道理一些就清楚今日之错可不在布尔和身上,而是主动找茬的德妃。
可是看刚刚五公主毫不犹豫转头就走,追着德妃而去的背影,就清楚德妃被太皇太后训斥这事,她是怪在布尔和身上了。
布尔和想了想也就丢开了,反正也就才认识相处不到一个月,不做朋友那就不做吧,对方是公主,迟早会嫁出去的,自己与她相处也没有几年光景了,何必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伤心的。
想通了,布尔和也就没再纠结,而是若无其事的继续和太皇太后聊起八卦来了。
当天回了毓庆宫布尔和在闲聊时和胤礽讲起了这件事,胤礽因为早就清楚德妃的为人,所以对于德妃的态度那是一点也不意外的。
虽说上辈子鲜少与妹妹们打交道,但是也一直听说五妹妹温婉毓秀,今生居然是这个模样,他是没想到的。不过想来上辈子也就五妹妹一人嫁在京城,即使是有着太后养大的情分,也应该还有五妹妹自己的算计吧!
不过这个妹妹虽然嫁在京城佟家,可是没过两年就香消玉殒,想来也算是一个可怜人吧。
对于布尔和以后不和这个妹妹一起玩,胤礽却是万分赞同的,就自家太子妃这憨憨呆呆的模样,和这些从小在深宫长大的人精一起玩,胤礽还真怕有一天太子妃被对方卖了还傻乎乎的在那里帮忙数钱呢。
对于太子爷如此看不起自己,布尔和面上憨憨的笑了,心里却在狠狠吐槽:你才傻呢,你才被卖了还帮忙数钱,你个大傻春!
胤礽虽说很为自家太子妃智商担心,但也清楚她不是那种蠢笨之人,光是看仅仅几天,毓庆宫就被打理的井井有条,奴才们做事都很符合自己 心意就清楚自家这个太子妃还是很有手段的。
不过,还是那句话,自家太子妃自己可以嫌弃,别人却不行,再说了,这毓庆宫的事情何时轮得到一个小小的妃子来管了,自己没去宠幸那些女人就是皇阿玛知晓了不是也没有说什么吗?
想到这里,胤礽狠狠的给四阿哥胤禛极了一笔,母债子偿很是合理。
第二天,在乾清宫批阅奏折的时候,胤礽就像话家常一样将昨天德妃在慈宁宫所说的话给叙述了一遍,末了还委屈巴巴的说因为额娘去的早,毓庆宫的事情自己已经习惯了自己做主,这突然德妃娘娘插手管一管,自己还有些不习惯,还问康熙是不是要提德妃为皇贵妃啦?不然,现如今毓庆宫太子妃管理的好好的,德妃怎么想起来插一杠子呢?
至于为什么不提贵妃,偏偏说皇贵妃,那是提醒康熙,自己可是太子爷,这个后宫里能够管自己事情的除了皇后也就是皇贵妃能够管一管了,即使是贵妃也是没有资格的。
至于皇后,因为自从孝懿皇后去世后,皇阿玛就已经明说了以后再也不会立后,那么后宫里要是再提高位,那最高位也就只能是皇贵妃了。
康熙听到胤礽说德妃在慈宁宫说的话,就已经很是气恼了,又听太子怀疑是不是要提德妃为皇贵妃,那更是怒火冲天。
至于德妃所说是否像胤礽话里那样,那自是不必说的,要是胤礽撒谎,当时在慈宁宫的人可是不少,随便问一问也能得到真相的,太子没必要因此撒谎。但是就因为太子所说为真,康熙才会更加生气。
太子是何人,是大清下一任君主,自己最满意的继承人,他的事情除了太皇太后也就自己这个阿玛能够插手,就是太后要是插手,那也会被康熙拦住的。
如今,德妃居然想要插手管一管,她想干什么?真以为自己是太子的长辈了还是说想要觊觎后位?
这会儿德妃要是知晓康熙是这样想自己的,估计要回到昨天给自己一巴掌了,让你将气撒在太子妃头上!如今好了,不仅得罪了毓庆宫,在太皇太后那里落下了爱嚼舌的名声,最最重要的是康熙怀疑上自己了。
不过此时的德妃在五公主的劝慰下已经平复了心情,今日正在永和宫里给皇上做寝衣呢。
她也清楚,昨天自己所说的要是落在皇上耳中,肯定会让皇上不喜,不过她现如今还活着的孩子就有两子一女,想来皇上也不会气很久,到时候自己再将这做好的寝衣献上去,想来皇上很快就会忘记这件事,不再过问了。
而且自己昨天说的话,要是康熙知晓了,估计对太子妃也会升起一丝不满来,到时候毓庆宫肯定会添几个人,下一次大选也会选一个或者几个侧福晋,那时候太子的后宅肯定很是热闹。
太子后宅不稳,也会让朝中大臣看看太子能力不足,到那时候看太子还敢不敢随意指使下面的阿哥们干活了。
乾清宫里,康熙还在生气,胤礽却是没管那样多,而是对着康熙道:“皇阿玛,普渡大师临行前私下里和儿臣说过,儿臣此生怕是只有太子妃一个女人了。一开始儿臣不信,想着即使嫌恶其他女人,那到时候不看不想不就行了,可是儿臣后来自己私下里试验了一下,发现现在的情况就是外人随意碰触自己,儿臣也是受不了了。”
康熙听完也不再想着德妃那事了,而是扬声对着殿外的梁九功喊道:“梁九功,快去请太医过来,不,直接请梁御医过来。”
外间梁九功不清楚皇上为什么突然会叫御医,但是这是皇帝的命令,他不敢耽搁,赶紧亲自去太医院请,留下徒弟魏珠在门口等着皇上吩咐。
梁九功的速度很快,待拽着气喘吁吁的梁御医过来的时候,也才过去一盏茶的时间。
康熙让梁九功退下,梁御医上前,康熙指了指胤礽,示意给太子请脉。
梁御医见太子暂时看不出来有什么问题,待气息稍稍平稳一些,才坐在太子面前伸出手指放在太子的手腕上。
这一把脉,发现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皇上既然叫自己过来,那肯定是发现了什么毛病,难道有什么小问题自己忽略了,再仔细过一遍,还是没有问题,又再复查一次,最终还是没有发现问题。
梁御医站起身对着康熙拱了拱手:“回皇上,太子爷脉象平稳流畅、强劲有力,看面色也是红润光泽,没什么大问题,就是太子爷最近精力过于旺盛了些,可以喝些清火气的汤水滋补一下。”
这话就是明着说太子没什么问题,就是因为长时间没有得到纾解火气大了些。
康熙也是懂一些药理的,知晓御医既然都这样说了,那么太子的身体就是么有问题的,至于太子为什么不能碰其他女人,想来应该不是身体上的原因了。
想到太子爷说不能碰其他女人,康熙瞬间想到了什么,刚想张嘴要问,眼睛却是看见了一旁的梁御医,赶紧将要说的话咽了下去。
康熙:“那梁御医就给太子开一些清火的汤药吧,给太子去去火气。”
待梁御医出了乾清宫大门,康熙再也忍不住:“你刚刚说不能碰其他女人,那你成婚自己都在哪里歇着?太子妃那边怎么说?”
听见自家皇阿玛如同老嬷嬷般连声询问,太子也没有多加隐瞒,直接将自己一直住在正院,和布尔和同床共枕却是没有任何感觉的事情说了出来。至于睡得更香,这可也就是自己感觉,实际上没有什么证据,太子就没有多说。
听到太子还能够和太子妃住在一起,不是完全没有救,康熙瞬间将提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点,只是紧接着就是眉头紧皱。
太子身为一国继承人,身边只有一个伺候的女人,那是万万不可的,再说太子妃年纪还小,这两年肯定是没办法生孩子的,那这样自家保成岂不是这两年还是没办法成为父亲?
既然太子妃能够接触,那就说明太子这毛病不是没有救,有一就有二,只要让太子多多接触其他女人,他就不信还找不到第二个。
胤礽也是没有想到自己讲出这个毛病本来是想着让皇阿玛不要再给毓庆宫送人的,结果弄巧成拙,康熙却是准备多挑几个给太子的,还准备下次大选让太子也去参加,找出一个合乎心意的带回毓庆宫。
康熙没说,太子也就不清楚自家老阿玛内心的想法,所以在今日的奏折批阅完成后,他就乐颠颠的回了毓庆宫找布尔和邀功去了。
布尔和听到太子说他在乾清宫暗暗告了德妃一状,接下来德妃没有时间找自己麻烦了,且估计毓庆宫接下来应该不会进新人之后,那是喜笑颜开,当天就嘱咐小厨房做了太子最近最爱吃的羊锅子。
说来这个羊锅子不是宫中原本沿用了好些年的铜锅,而是布尔和根据前世记忆,让宫中待诏根据实验才做出一个一边可以烤肉一边有一个铁锅用来煮汤的器具。
这样的器具刚刚打出来不久,原本布尔和准备等过几天下雪之后再呈上来边吃烤肉边吃锅子的,今日因为太子带来的好消息,布尔和不等下雪了,就选择今日就用吧。
那器具一抬上来,胤礽就注意到了,实在是与之前所用大大不同,太子赶紧凑上去仔细观察,半晌对着布尔和伸出大拇指:“你这新作的器具实在是合乎心意,可以一边享用烤肉,一边吃热锅子,不知这物可有名字?”
布尔和看见太子夸赞自己,自是开心,“还不曾呢,要不太子爷今日赏脸给新取一个名字?”
见到自家太子妃这样给面子,太子也没有推辞,想了一会,见到桌子上已经摆满的牛乳、小菜、羊肉片、猪肉条还有鲜菇,他方才开口道:“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不如就取名清欢锅吧,今日孤和太子妃也学着苏轼享受一把美食的乐趣。”
想了想,胤礽对着门外的何柱道:“何柱,去将孤前几天新得的那壶菊花酒拿过来,”转身又对着布尔和道:“有肉有菜可少不了美酒,那菊花酒,清淡柔和,最适合像你这样的女子喝,孤今日就舍命陪君子,与太子妃一道享用这清酒了。”
布尔和还没有喝过酒呢,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她的年龄都不允许她饮酒,所以对于酒一直很好奇,今日太子开口让自己喝酒,布尔和当然不会反对,且太子刚刚还说是清酒,那度数肯定不高,自己肯定能够好好品尝一番的。
何柱很快就将太子要的东西拿来,那是一个由着透明玻璃盛着的酒壶,里面还隐隐约约能够看到金黄色的酒水,只不过因为这玻璃的成色不是很好,所以看起来清晰度不是很高。
见到自己熟悉的玻璃,布尔和怔住了,胤礽却以为布尔和没有见过,就拿起那玻璃酒壶对着布尔和炫耀:“这可是今年从罗马帝国那边过来的舶来品,皇阿玛一共就得了三个,其中一个给了乌库玛嬷,自己留下了一个,这最后一个就给了孤,怎么样?好看吧!你要是喜欢,孤这个就留给你了。”
见到胤礽那舍不得但是却故作大方的矜持模样,布尔内心偷笑,就一个玻璃罐子而已,有啥了不起的,后世自己可都不愿意用,更喜欢陶瓷的。
不过太子既然主动提出,那布尔和也不会故作推辞,而是主动接过那酒壶,给太子斟满酒,顺带着谢恩:“那妾身就多谢太子抬爱了。”
太子一噎,却也不再好多说什么,只是内心失落自己刚刚得到的玻璃壶就这样离开自己了。
布尔和没有管那么多,见到菜都上齐了,连忙招呼下人帮忙烤肉添菜,同时还像模像样的端起小酒杯给胤礽敬酒。
此时,胤礽也缓过劲来了,反正东西都已经给出去,要是收回来自己这个太子的面子也不好看,再说给的也不是外人,还是自己的福晋,以后自己要是想用,想来太子妃也不会拒绝的。
想通了,闻到喷香的烤肉,桌上还摆着香辣羊锅,胤礽也赶紧端起酒杯和布尔和碰了起来,一饮而尽,赶紧动筷夹起盘中早就做好的烤肉大快朵颐起来。
布尔和见状也没有迟疑,也是提筷用膳。一顿晚膳,两人用了接近半个时辰才算结束,这个时候布尔和已经喝了三杯菊花酒,小脸通红了。反观胤礽,不仅喝的多吃的也多,剩下的菊花酒都下了他的肚子,却是面不改色坐在那里品茶,丝毫看不出是喝过酒的人。
今晚的一顿,布尔和没有遵循一贯的养身,吃的有些多了,此时肚子有些撑,她看向还坐在那里慢悠悠品茶的胤礽道:“妾身有些撑,想要去院子里散散,爷是一同还是自己在屋里...”
话还未说完,胤礽就直接道:“孤也一起吧,还没有和太子妃一同散步过呢。”
布尔和点点头,示意太子先行,接着跟上。
此时院子里的灯笼全部挂了出来,所以虽然天已经很晚,但是院中却也不黑,院中的花草还是能看得清清楚楚的。
胤礽和布尔和沿着院中的长廊边走边聊,胤礽:“孤看太子妃管理毓庆宫的方法很是不错,可以和孤详细说说吗?这毓庆宫现在在太子妃手里不说铁通一般,一般消息也是很难传的出去。”
布尔和听见太子讨教,那自然没有藏私,巴拉巴拉将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全盘托出,太子越听眼睛越亮,待布尔和讲完后,思考了一瞬,停下了脚步,也不再散步了,直接告别布尔和去了前院。
他准备将这样好的方法写一份奏折呈给皇阿玛,到时候宫里的奴才们就全部按照这个模式来管,那么不说杜绝那些暗探,至少能够过滤掉大半有异心之人。
布尔和见到太子离开也没有失落,这一次关于管理人的计划,她早都想和太子说一说了,不说毓庆宫,整个皇宫中关于奴才的管理都不算严谨。
在她还没有接收毓庆宫的时候,每次去御膳房提膳,总是会受到一点点的小绊子,不是大事,就是那种插个队或者换个菜之类的,原因就在于自己虽然嫁进皇宫成为太子妃,却没有第二天酒杯允许接手毓庆宫,这就被那些奴才们看清了,以为自己年龄小,这几年都没办法出头。
可是当自己不过十天就接手毓庆宫,不仅如此,整个毓庆宫还在太子的交代下,见自己如见太子爷之后,下人们去御膳房提膳就再也没有受到小磕绊,不仅如此,去提膳那效率也是蹭蹭往上升。
从那个时候起,她就清楚,光是改变毓庆宫的制度远远不够,要改就应该是整个紫禁城都要大动。
不过紫禁城里宫女太监基本都是从包衣世家出来的,要是光凭自己一个人,那是肯定不可能的。别人不清楚,自己还不知道包衣世家的能耐吗?就说自己现在拥有的暗手,那些不就是那些小包衣世家提供?
只不过,这些人都是来自于小世家,所做的事情也都是搜集信息这类简单又安全的小事,所以还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罢了。
现在好了,太子主动和康熙提议,到时候不管是康熙自己来亦或是哪个阿哥去做,都比自己这个太子妃来的名正言顺,毕竟那是皇家人,是爱新觉罗氏,是这些包衣奴才的主子。
第二十九 不会用玻璃吹制术?
在又走了一会儿后,布尔和感觉到自己已经不那么难受,就回了内室,想了想还是让人将书房的灯点亮,拿出纸笔提笔写下了自己知道的关于玻璃制品的制作方法。
当晚太子没有回正院歇息,但是第二天一下朝就直奔正院而来,在见到正在绣荷包的布尔和之后,太子坐在布尔和身边,喘着气,挥退了下人,从衣袖暗袋里拿出早上何柱交给自己的那封信,对着布尔和急切地问道:“布尔和,这信上说的可是真的?那玻璃真的可以用沙子制作而成?”
布尔和放下手中还没有绣好的荷包,到了一杯热茶递给胤礽,回道:“信上的是不是真的还有待爷自己去验证,妾身只是将自己所知道的告诉爷,剩下的就看爷的了。说实话,妾身也找不到原本了,只记得这个方子,不过印象里那本书很是破旧,妾身想古人既然记载下来,那么应该是有几成把握的吧!”
听到不能确认是否为真,胤礽的兴致瞬间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不过想到布尔和虽然嫁进来不久,两人相处的时间也不长,但是平日里也不是那种不务正事的人,想来写下这个方子也是有几分把握的。
而且,按照布尔和所写,这成本也是很低,随便实验一下也是不难的。想到这里,胤礽再也坐不住,去了宫里的官窑作坊,找一个经验老到的老师傅,让他按照这个方子开始试验。
乾清宫里,康熙见到平日里紧随自己身后就回来批阅奏折的太子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就叫了梁九功过来询问。
梁九功也是一直跟在康熙身后,所以对于太子的去向还真的不清楚,不过他不知道,却不代表魏珠不清楚。在梁九功吩咐去查太子今日去向的时候,魏珠在梁九功耳边汇报:“师父,奴才知道,奴才今日去拿前几日烧的那岳母刺字五彩花瓶的时候,见到了太子爷匆匆忙忙也去了瓷器作坊,还找了位老师傅呢,接着一直呆在那里,没见出来。奴才怕皇上等得及,后来就回来了。”
梁九功:“果真?你亲眼见到的?”
魏珠:“是,那还能有假?是奴才亲眼所见。”
既然知晓太子的去向,梁九功也就不慌了,而是对着魏珠道:“你小子今天走运了,跟我一起进殿,待会皇上问起,你就如实说就行。”
魏珠听见师父让自己一起进去回禀,自是兴奋,当即整理自己的衣衫和帽子,老老实实跟在梁九功身后一起进了乾清宫正殿。
正殿里,康熙还在批折子,见到梁九功这样快就回来,抬头一个眼神递过去示意对方回话。
梁九功凑到康熙身边:“回万岁爷,说是太子爷今日下朝后就去了宫里的瓷器作坊那里了,找了个老师傅在一个空房间里不知在研究什么,到现在也还没有出来呢。”
康熙起了兴趣,要知道自己这个太子自从识字之后总认为自己是大人,从不肯做一些外人看来离经叛道的事情,怎么今日却是去了瓷器作坊待了那样久?这可不像是他往日的作风。
康熙:“是谁来调查的,可知太子在做什么?”
梁九功:“回皇上,是魏珠这小子今日去瓷器作坊时看见的。”
底下魏珠适时上前跪地:“奴才魏珠叩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康熙:“行了,起来,赶紧给朕说说太子在那里做什么?”
魏珠:“这,”他抬头看了看康熙身边的师父,梁九功赶紧给魏珠打掩护:“回皇上,这小子也就看那样一眼,实际上太子爷在做什么,他一个奴才也不敢多问的。”
康熙摆摆手,他今日心情还算不错,对于这种无伤大雅的小事也没有那样介意:“那就去问个清楚,到时候 给朕回个明白就是了,去吧。”
话落,梁九功见到魏珠还呆愣在那里,赶紧上前用手拍了他一下:“你还在这里干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按照皇上的吩咐办事!”
魏珠被这一掌拍醒,赶紧起身告退,接着撒丫子往瓷器作坊去。此时的胤礽已经和老师傅讨论有一会了,老师傅认为可行,所以胤礽就回了毓庆宫,只留下何柱在作坊里看着等待结果。
按照布尔和给出的方案,这一次烧制玻璃不仅需要足够的沙子和芒硝还需要高温炉,而且温度还需要达到一千七百度才能得到纯净的玻璃。这个时候官窑烧制瓷器最高温度也就是一千四百度左右,所以布尔和的建议是烧制两次甚至三次。
一次大概需要一个时辰,两到三次,最快也要用晚膳前了,身为太子他每天的事情也有很多,不可能一直在这里等着的。
在魏珠赶往官窑作坊的时候,胤礽已经带着昨晚整理好的一些建议去了乾清宫。
乾清宫里当梁九功进来通报说太子过来的时候,康熙下意识的看了屋里摆放的自鸣钟,发现也才过去了五分钟左右,这时候他意识到魏珠应该是半路上遇见的太子。
点头示意让太子进来,康熙收笔等待胤礽进来。
胤礽见到皇阿玛在看着自己,连忙跪地请安:“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康熙:“免了,你今日去作坊做什么?梁九功说起的时候,朕还不信呢,这会是刚巧遇见朕让人找你的了?”
胤礽:“皇阿玛您找儿臣?你知道儿臣去了作坊?”
康熙:“你没有遇见御前的人?”
胤礽明白了,“皇阿玛,儿臣从毓庆宫过来,估计是刚好错过了,皇阿玛找儿臣可是有事?”
康熙:“没什么事情,就是听说你去了作坊,好奇你去干什么?”
胤礽听明白了,估计是今日自己没有按时前来批奏折又没有提前说明,所以皇阿玛好奇心起了,接着让人去调查自己,结果得到的消息一知半解的,想找自己,那奴才又和自己错过了。
皇阿玛的控制欲还真的是强啊,上辈子这个时候皇阿玛就是这样吗?那为什么自己那个时候记忆里都是皇阿玛的关爱呢?
看来那个时候的自己还是年轻,对皇阿玛的滤镜很厚啊,不然这么明显的监视,自己居然没有发现,还乐滋滋的以为自己是皇阿玛心中最为特别的那个儿子,以为自己一个人的分量可以抵过剩余的兄弟。
不过这个时候不是想这些的时机,今日自己过来不就是为了找皇阿玛说奏折的事吗?
想到这里,胤礽开口:“回禀皇阿玛,儿臣今日去作坊主要是想要实验一下能不能做出玻璃而已,因为目前还在试验阶段,所以儿臣就没有主动上报,想着等真的做出来了,才邀请皇阿玛前去观看。那件事暂且先放一放,皇阿玛,儿臣今日过来想找你看一看这份奏折。”
听到胤礽想要做出玻璃,康熙提起了兴趣,毕竟这玩意属于舶来品,就是自己的内库也没有多少,外面一件透光度没有那样好的都是价值千金,要是胤礽能够做出来,那么这能给国库带来多少金银啊。不过又听说还不确定能不能做出来,现在还在试验阶段后,康熙原本就已经挺直的身体有渐渐的向后靠了回去。
不过接下来太子又严肃的说起折子,康熙复又打起精神,示意胤礽将折子呈上。
胤礽上前,将自己昨晚熬夜写的折子递到了康熙手中,接着回到了自己平日里批折子的地方拿起今日要处理的请安折子开始批阅。
康熙那边,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接着又好似想到什么,展颜微笑,不过最后又收了所有表情,最终只剩下严肃。
康熙:“太子,这是你自己想的?”
胤礽放下手中的笔:“回皇阿玛,这是自从太子妃嫁进毓庆宫后管理事务时,儿臣观察的,同时昨天儿臣也问了她如何管理的理念,最后综合了宫里的实际才写出来的,说来大部分都是借鉴太子妃的想法。”
康熙:“哦,太子妃这样厉害?”
胤礽:“是,太子妃别看年纪小,平时看起来憨憨傻傻的,可是处理起毓庆宫的事务来却是条理清晰,而且她手下的奴才也都是能人,她平日里只需要隔上个五日或者十日找几个管事对一下账本,整个毓庆宫的事务就都在她的掌控之下了。”
听到胤礽这样夸赞太子妃,康熙既为太子和太子妃感情好感到欣慰,又为自己眼光独到感到自豪。看看,自己就是慧眼识真,在京城中这些待嫁贵女中,一下子就选中了如今的太子妃,却是丝毫不提普渡大师在里面所起到的作用了。
夸完太子妃,康熙又到:“你可知,一旦你的建议被执行,那些反应过来的包衣世家就极有可能报团取暖,到时候联合起来一起抵制我们这些主子了,这事依朕看,还需要徐徐图之。”
胤礽不清楚吗,他清楚,这些包衣世家存在的问题,早就被上位者发现了,只是这事不能直接一次性解决,或者说快刀也斩不断这乱麻的。
按照计划来说是应该徐徐图之的,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啊,尤其是明年最重要的就是要攻打葛尔丹了,到时候皇阿玛哪还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包衣这件事呢?
上辈子就是这样,因为攻打葛尔丹更为重要一些,所以皇阿玛本来准备对付包衣的手段全部停滞了。等几年后葛尔丹被灭掉,草原全部纳入国土的时候,这些包衣世家早就意识到要被清算提前联合起来,致使皇阿玛的后宫高位嫔妃基本都是包衣世家出来的,就是皇子也都是有着包衣家族的血脉。
这个时候再去处理这些包衣,难度更是堪比破竹。而且上辈子就是一拖再拖,拖到后来皇阿玛年纪大了,没有那个魄力了,也就只是处理了两个出头的家族,其他的全部轻轻放过了。
以致于皇阿玛最后在废掉自己再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不得不选择包衣女子剩下的老四。
其实,他上辈子就怀疑自己之所以那样快失败,被废,除了皇阿玛的疑心病中,掌控欲强之外,应该还有包衣世家的参与,他们想要下一任继承人身体内能够有包衣家族的血脉,这样包衣家族就能够有机会抬旗,翻身成为真正的主人。
比如皇阿玛的母家佟家,原本就只是汉军旗正蓝旗,属于八旗中的下五旗之一,可是当皇玛嬷成为太后,皇阿玛登基后,先被抬入了汉军镶黄旗接着又被抬入满洲镶黄旗,至此佟氏成为佟佳氏,成为满洲上三旗之一。
再比如上辈子的德妃娘家乌雅氏,在上辈子皇阿玛临死之前就将乌雅家从包衣正黄旗抬入了满洲正黄旗,确保老四登基后成为上三旗出身。
又比如皇阿玛的妃嫔章佳氏,她在老四登基后就从满洲镶黄旗包衣抬旗成为了满洲镶黄旗,不过老四上辈子只给她一人抬旗,不算惠及家族。
但是这些成功的例子,足以让所有的包衣家族选择铤而走险,把控皇宫,有朝一日翻身成为真正的主人。
见到太子如此坚决,康熙也就不再反对,既然儿子不喜这些包衣,那就趁着自己还在位时给他扫平障碍吧。
不过这种事情不能让太子参与,让他想想,要不等老四回来,然后拉上老五一起?想来以老四那眼中见不得沙子的性格,办理这种事情效果一定会更好的。
而且老四背后还有佟家和乌雅家两个家族护着,想来其他包衣家族就是想要动老四也得掂量掂量了。
再不济背后还有自己这个皇阿玛来撑腰,要是这样还不行,那这些包衣家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又过了两天,作坊里那老师傅找人给太子带消息,实验成功了。
当天,原本还在讨论新历应该如何安排的胤礽就丢下布尔和带着何柱疾步往作坊赶去。这玻璃要是真的成了,那自己还需要在这里苦想新历该送皇阿玛什么礼物吗?直接送现成的玻璃不就行了!
胤礽到的时候,那老师傅已经将自己这两天做出来的不同时间段的玻璃全部摆出来了,从一开始灰扑扑的一块,到后面颜色越来越透明最后接近全明,接着那老师傅还按照瓷器的制作,做了玻璃盘,玻璃杯,玻璃碗。不过花瓶却是没有出现,实在是这玻璃未成形之前软塌塌的,可是冷却后就直接变硬变脆,不太方便捏成花瓶状。
胤礽对此已经是极为满意了,当场就赏了那老师傅五百两银子,还对着老师傅说,不要急,待孤上报皇阿玛,到时候定会有更多的奖赏。
那老师傅当场跪地谢恩:“奴才不敢,这方子本身就是太子爷拿过来的,奴才只是帮忙烧制,岂敢贪功?这银子已经是对奴才最大的奖赏了,实不能再要其他奖励。”
见到老师傅推辞,胤礽没有再多说什么,反正到时候皇阿玛肯定会知道全部的经过,他要不要再给奖励那就是皇阿玛需要考虑的事情了,自己实在不必为此忧心。
让老师傅免礼之后,胤礽兴奋的拿起手边的玻璃碗,在那里认真欣赏,就在这时,老师傅期期艾艾的凑在太子身边:“太子爷,这玻璃瓶,恕奴才真的没办法做出来,让您失望了,不知您那里还有没有制作玻璃瓶的方子?”
胤礽刚想回答没有,转念想到布尔和又不能确定了,他也不清楚太子妃手里还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想到这里,他指着何柱:“你回毓庆宫,替孤问问太子妃,就说玻璃制作出来了,只是不知道玻璃瓶子该怎么做,问问太子妃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顺带将这个玻璃碗待会去送给太子妃。”
何柱听从吩咐,赶紧小跑过来,双手小心翼翼的捧起那精致的玻璃碗,将它耐心的放到旁边一个檀木盒子中,这才行礼告退转身回毓庆宫。
正院这里布尔和听下人说太子爷身边的何柱来了,猜想应该是太子爷这会有事,估计不回来用晚膳了。待何柱进来,却发现是太子给自己送礼物。
打开檀木盒,布尔和从里面拿出一只玻璃碗,仔细端详,嗯,确实比上次那酒壶透明、漂亮。看来皇阿玛又得了新奇玩意给太子了。
布尔和:“替我谢谢爷的礼物,本宫很是满意。”
见到太子妃展露笑颜,何柱在旁边也跟着笑起来,接着对太子妃到:“爷让奴才来问太子妃,这玻璃已经烧制出来了,可是关于制作玻璃瓶,现如今却是一头雾水,想请问太子妃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布尔和:“哦,这是太子爷命人烧制的,这么快就成功了?”她是知道太子派人去试验了,没想到两三天就出现成效了,看来这古代的能人巧匠还是不少的,就靠着现如今的条件居然也能烧出这样净度的玻璃来。
何柱:“是,回娘娘,这是今早作坊里刚出炉的,除了这个还有酒杯、盘子之类的,不过很遗憾的是没有太子一心想要的酒瓶,所以这会太子爷让奴才回来问问太子妃娘娘有没有办法。”
布尔和:“能够烧出酒杯、盘子却不能烧酒瓶?难道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匠人们还不会用玻璃吹制术?”
布尔和在那里自言自语,何柱因为离她还有些距离就没有听见,只得好奇询问:“娘娘,你刚刚说的是?奴才刚刚没有听见。”
布尔和被何柱这样一打岔,也没有再说下去,只是转身准备去书房,边走示意何柱跟上:“那个不用管,一会本宫写一张纸条给爷,你直接带过去,看看工匠能不能按照这个方法做出来。”
听到太子妃深的有解决的方法,何柱也不着急了,小步跟在布尔和身后一起进了书房。
布尔和又思考了一下,发现没什么问题后,提笔就在纸上写下了自己心中所想,不一会儿,就一蹴而就,写满了一张纸。
待墨迹晾干后不等布尔和的宫女收拾,何柱就连忙上前去将那张纸拿起,小心翼翼的折叠起来再仔细放入怀中,见布尔和没有其他吩咐后,连忙行礼告退,一路小跑着赶往作坊。
太子此时还在作坊里等待着没有离开呢,不过他是坐在前厅的座位上品茶,等待着老师傅再去多烧几件精美的玻璃制品,准备着一会打包带走的。
烧玻璃这个事情,皇阿玛早就在几天前就清楚了,那么今日既然有成效,就烧几个让皇阿玛看看,顺带着将这项技术上交给皇阿玛,今年是不行了,看看明年能否给国库多增加些收入,让攻打葛尔丹之事更加顺畅。
很快,烧玻璃的老师傅带领着几个学徒进来了,一同带来的还有刚刚烧好的玻璃器具,全是太子要求的按照皇上的喜好烧制的。
还不等胤礽说什么,门外何柱就小跑了进来,脸上还带着兴奋的笑容。胤礽眉心一跳,这是有好建议了?不等何柱行礼,胤礽连忙追问:“是不是太子妃那里有好方法了?你带来了吗?”
何柱乐呵呵的点点头,手伸进怀中,将布尔和写的那张纸条取出,还不等他递过去,太子就起身抽走了。
打开仔细看了看,发现上面不仅说出了方法,还说了里面可能会有小气泡,但是也给出了如何去除那些气泡的方法。胤礽觉得可行,就转手将纸条递给一旁眼巴巴盯着自己的老师傅手里。
老师傅捧着纸条认真研读,如获至宝,接着就听见他兴奋的喊道:“原来是这样”,话音刚落转身就跑去自己的工作间了。
跟着老师傅一起过来的学徒见到自家师父这个样子都惊呆了,虽说知晓他是研究狂魔,可是这还在太子跟前呢,太子都没有发话,自家师父却是丢下对方就跑。
其中一个相对机灵的小徒弟连忙跪下帮助师父给太子道歉:“肯定太子爷饶恕,师父着不是故意的,他只是见到好方法太过于心系研究,迫不及待要回去验证了。”
胤礽摆摆手,示意对方起身:“放心吧,孤知晓,老师傅只要能够研制出来,就是大功臣,到时候孤还会奖励的,不过,等老师傅真的研制出来后,要第一时间告知孤,还有那张纸条到时候也要回收,交给何柱就行。”
那可是太子妃的字迹,这事还不能让别人知晓是太子妃的意思,不然前朝那群御史们又开始上奏说太子妃牝鸡司晨了。
学徒们也都是老实人,听见太子这样说连忙磕头谢恩,在太子爷出了作坊后,纷纷赶到后面去,师父新研制出来的东西,他们也想早一点看见。
胤礽则是带着奴才们准备去乾清宫,太子爷走在前头,后面何柱等小太监一人手里捧着一个木盒子,打眼一看,虽不是大件,可是数量还不少,足足有五件呢。
乾清宫,康熙也刚刚将今日的奏折处理完,正拿着一本书在打发时间,原本还打算一会去后宫到宜妃那里用晚膳的的,听到梁九功来报太子过来的消息,瞬间打消了去后宫的念头。
太子平日里和自己相处的时间不少,尤其是上午,基本都在一块。可是这已经是下午快要用晚膳了,太子这会儿过来,肯定是有事的。
他也不信太子是为了要和自己一块用晚膳才过来的,要说太子妃没有进宫之前,这种现象还有的话,那么自从太子妃嫁进毓庆宫后,太子是一次都没有主动过来和自己一起用晚膳了。
儿大不由爹啊!康熙刚刚感叹完,太子就直接大踏步进了乾清宫,挥一挥手,让几个小太监将自己带过来的盒子放下后,全部出去候着。
见到太子这是要给自己送礼,康熙提起了兴趣。要知道这些年,不管是新历还是自己的万寿节,胤礽基本都是随便糊弄过去的,也不是说不用心,那些呈上的东西价值也都不低,但是明眼人就能看出来那些是底下人献上的,不是太子自己想的。
完事后,自己说太子用的心思较少,太子还振振有词说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整个国家都是自己的了,太子又能有什么好东西献上呢?越想,康熙原本扬起的嘴角渐渐地开始放平,甚至还有向下的趋势。
胤礽可没有管此时康熙的心情如何了,上辈子不管是大节小节,自己倒是搜肠刮肚的想礼物,最后不也就落下一句“不错”就完事了?既然用不用心,皇阿玛都不在乎,那也随便吧,这样自己也省点心,未来活的更久一些。
接着胤礽直接对着康熙大声恭贺到:“儿臣恭贺皇阿玛,和玻璃成了,这几件是刚刚新做出来的,特此献给皇阿玛。”然后从怀里掏出已经改良过后的方子,恭敬的放在康熙面前的御案前,“这是玻璃方子,至于玻璃瓶现在还正在验证中,想来也就是这两天就能知晓答案了。这些都是儿臣献给皇阿玛今年的新历礼物,还望皇阿玛笑纳。”
康熙没有先去看去看那摆在桌子上的方子,而是直接将那几个木盒一一打开,接着一件件精美闪亮的玻璃制品出现在康熙面前。
胤礽见状上前介绍:“这个是亮玻璃水晶碗,这个是透明夜光杯,那个是八瓣团花鎏金玻璃盘...”
随着胤礽的介绍,康熙眼里的光也是越来越亮...